弘扬教育家精神 做精神明亮的教师——侨谊幼儿园教育集团党员及“童心至善”好教师团队赴行知园学习研修

日期:2025-07-01 10:20:50  来源:无锡市侨谊幼儿园   打印

2025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在这特殊的日子,侨谊幼儿园教育集团党员及“童心至善”好教师团队、团员及骨干教师代表怀着敬仰之心,开启了一场庄严而有意义的教育寻根之旅。通过实地参观南京晓庄学院行知园,重温陶行知教育思想,感受陶行知先生崇高师德和炽热教育情怀,从而深刻领悟“教育家精神”的崇高内涵与时代使命,牢铸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初心使命。

首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陶行知纪念馆馆长何文秋以《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 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为题,为大家做专题党课。何文秋馆长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行知精神”和“晓庄精神”,通过回顾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事迹、教育思想,结合晓庄的革命历史,帮助大家了解党史,他通过分析当时的革命时代背景,强调陶行知先生投身乡村教育的初心,是为了培养“人中人”,强调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他系统阐释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四有"好教师标准的深刻联系:陶行知先生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筑牢理想信念;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涵养道德情操;以"教学做合一"夯实扎实学识;以"爱满天下"培育仁爱之心。

党课过程中,老师们聚精会神,认真倾听何文秋馆长的每一句教诲,眼神中闪烁着专注的光芒,他们通过重温革命历史与教育思想,深刻体会到传承行知信仰的使命感,内心涌动着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为锻造先锋品格、践行新时代"四有"好教师标准而积蓄力量。

紧接着,全体教师参观了位于南京晓庄学院行知园内的陶行知纪念馆。步入展厅陶行知先生像正上方的“万世师表”四个大字令所有老师肃然起敬。伴随着讲解员的引导,大家一起走遍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四个主题展厅以及专题展厅,全方位,沉浸式地了解着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生平、思想和教育精神。

老师们在理想信念厅里看到了大量历史照片、手稿、和实物,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和资料,记录下陶行知先生从早年求学到投身教育救国的心路历程,也让老师们更加崇敬陶行知先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人生追求和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教育理想。

大家通过陶行知先生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深深感受着他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展厅中还原了陶行知先生与学生同吃同住、亲自为学生补衣服的场景,以及他变卖家产资助贫困学生求学的感人故事更是表达了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的赤诚情怀。

这里仿佛是教育智慧的宝库,以陶行知先生丰富的教育实践和理论创新为核心,系统展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主张的形成过程和实践成果。特别吸引老师们的是陶行知先生创立的“小先生制”的详细介绍和实物展示,包括乡村学工团、育才二十三常能等等教学法则和制度,体现着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在做中学”的思想,更让我们体会到坚持自然教育、劳动教育的价值意义所在。

陶行知先生的无私大爱被他的每一个学生深深记在心底。他的“爱满天下、甘当人梯”的信念体现在每一个行动中,他为人民办教育、为人民编课本、为学生办学校、为学生担风险,还包括着他对特殊学生的关爱与包容,这样的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

追寻着陶行知先生为中国教育探索新路的足迹,感受着陶行知思想的博爱和奉献精神。老师们驻足凝视、凝神倾听,也触发了她们深深的思考。此时,陶行知先生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一生的崇高精神和坚韧意志化作深沉的力量在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心中激荡回响,更坚定了立德树人、以爱育人的初心使命。

沉浸于行知先生的精神殿堂中,大家不仅重温了教育先贤的奉献情怀,更是进一步找到了行知思想在“童心至善”文化中的具体表达,这是一份“纯真”和“至善”,老师们将这份感悟内化为行动动力,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站在新时代的坐标上,我们坚信,唯有精神明亮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灵澄澈的学子;唯有心怀大爱的教育者,才能托举起民族振兴的希望。“童心至善”好教师团队将继续以行知精神为指引,以教育家精神为魂,以“至善”品格为根,让教育真正成为温暖生命、塑造灵魂的伟大事业! 

 640 (3).jpg

 

备案号: 苏ICP备19049959号 苏公网安备 32021302001940号